服務咨詢熱線024-23518222
網站首頁 公司簡介 服務范圍 成功案例 特保服務 新聞動態 員工風采 黨政專欄 人才招聘 聯系我們
黨政專欄

聯系我們
電話:024-23518222
郵箱:sysbafwgs@163.com
傳真:024-23529111
地址:沈陽和平區營口東路21號

黨政專欄

當前位置:首頁-黨政專欄

眼里有樹木更要有森林

發布時間:2018/1/31

2018年0130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最近,我先后赴遼寧丹東、山西、浙江、北京采訪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接觸了大量監察委員會的干部,他們有的從檢察院的反貪、反瀆和預防職務犯罪部門轉隸過來,有的從紀委的執紀審查部門調到執紀監督部門,有的雖還在執紀審查部門但也感覺到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發生了很大變化……

采訪愈多,感受愈深:反腐敗案件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不是情節越重越好、抓得越多越好,而要考慮到政治效果,紀委監委干部的職責是當好政治生態的護林員,眼中不僅要有樹木,更要有整片森林;要通過監察體制改革,體現黨委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有效降低反腐成本,實現對公權力監督的全覆蓋。

一位從檢察院轉隸的監委干部前不久接到一條舉報線索,某干部在購買個人物品時開具了以單位名抬頭的發票,涉嫌公款私用。但查賬發現,這張發票并沒入賬。若按以前檢察院“養案子”的習慣,可能會等這名干部把發票報銷入賬后,再去對當事人采取措施——“人贓俱獲”,多扎實!但監委領導卻及時叫來這名干部,對其談話提醒,避免了違紀行為發生。“2012年我們查處的一名干部貪污金額達100多萬元,是持續多年形成的。當時就是‘養案子’,等涉案金額足夠多了才動手。逮捕他時,他孩子即將高考,他自己非常悔恨。現在回頭想想,如果一發現了苗頭就及時提醒,哪怕給個輕處分,他也不至于鋃鐺入獄啊!”

有的轉隸干部把自己原來在檢察院從事的反貪反瀆工作比作做大手術的西醫,抓的貪官都是走上犯罪道路、需被判刑的“重癥患者”,在他們眼里往往是無藥可救的罪犯;把到了監委后從事的執紀監督和審查工作則比作能治能防的中醫,望聞問切、綜合判斷,根據病癥的輕重緩急辨證開方,發現有要生病跡象的也得及時打“預防針”。有的轉隸干部開玩笑說,原來在檢察院就像挖玉石礦的,只挖那些成色高的玉石(能構成犯罪的證據),其他不構成犯罪的違紀事實則扔到一邊;到了監委后,不僅要挖玉石,礦里的其他物質也得一起勘探開采,還要科學分析整個礦的地質結構,對礦藏的分布和產量作出研判。

“以前覺得辦大案要案才是英雄,現在是運用‘四種形態’監督、執紀、問責、調查、處置,不把人一棍子打死,而是從整片森林中把最爛的樹拔掉,把有病的樹治好,把歪了的樹扶正,改善生態環境。”這是多名紀委監委干部的深切體會。也正因如此,監委的定位不是司法機關,而是政治機關,講政治是擺在首位的,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避免“要么好干部,要么階下囚”的現象。

監察體制改革在制度上還設計了執紀監督部門和執紀審查部門分開,執紀監督部門只負責日常監督,分片聯系被監督部門和地區;而執紀審查部門則是一案一授權,不直接聯系被審查的部門和地區。對此,山西省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馬葆華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執紀審查部門要查處的案件好比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而執紀監督部門要做的工作則非立竿見影,好比一個人練字,偶爾不練看不出退步,只有堅持天天練才會有進步。日常監督工作,就是要提高一個單位或地區的反腐免疫力,從根本上防止腐敗案件易發多發,扭轉基層黨組織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導致政治生態被破壞的局面。



《 人民日報 》( 20180130 17 版)

(責編:黃瑾、閆妍)

 

版權所有:沈陽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電話:024-23518222    傳真:024-23529111    技術支持:沈陽同創    ICP備案編號:遼ICP備18000364號-1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